PCDIY!業界新聞
- 
                                
                                                                            
                                                                        
微軟年度技術盛會 Microsoft Tech Summit 揭幕 Windows Server 2016 同步上市
首度將今年3月的Build 與上月底的Ignite兩大在美國舉辦的技術盛會的精華內容,原汁原味移師台北的Microsoft Tech Summit,今(12)日正式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並同時宣佈原生雲端就緒(cloud ready)的作業系統Windows Server 2016 在台灣正式上市! Microsoft Tech Summit 於10月12日與10月13日兩天,以雲端、行動力與生產力三大主軸,提供逾70場技術訓練會議,涵蓋 Microsoft Azure 和混合雲平台上的各種主題,包括安全性、網路功能、資料、儲存、身分識別、行動、雲端基礎結構、管理、DevOps、App 平台、生產力、協同合作等。Microsoft Tech Summit 議程分為主題演講、技術會議、詢問專家與實機操作實驗室等四大議程;八大技術主題則包括公有雲平台、通用Windows 平台、統一安全性與IT管理、現代化開發與軟體生命週期管理、協同生產力、企業行動力、企業雲端架構與大數據分析、機器學習與物聯網,從前端裝置到後端設備管理與資料分析一次囊括。技術人員可透過一次蒐羅微軟最新創新技術、與數百位微軟技術專家面對面交流,深入探索並解決企業IT部署與運用解決方案的所有疑難雜症。 最新議程請參見以下網址:。 身處雲端世代,技術與商業模式的創新為許多企業念茲在茲的營運要務,然而,面臨因連網技術與行動裝置普及所帶來安全風險急遽升高的網路威脅,企業應如何兼顧安全性、效率與創新,以及符合嚴謹的法務遵循或商業需求?對於需要兼顧安全性、效率和創新的企業而言,雲端就緒的作業系統 Windows Server 2016,不但能支援企業目前的工作負載,同時還能導入新技術,讓企業輕鬆轉換成雲端運算環境。 「微軟非常有信心在客戶導入雲端之後,我們可以提供更安全的平台與服務,協助企業強化營運效率與降低安全風險的威脅,Windows Server 2016的三大價值:安全、效率與創新,將協助企業在雲端世代乘風破浪又能高枕無憂;」台灣微軟營運暨行銷事業群總經理磯貝直之表示:「其中,強化的安全性能協助企業在至關重要的作業系統與工作負載中,抵抗惡意攻擊和偵測可疑的活動,也可透過內建的特權管理管控資料存取、保護虛擬機器與強化平台安全;效率則是透過軟體定義資料中心讓企業以更為彈性、成本更低的方式管理資料中心;創新則是提供企業雲端就緒的應用程式工作負載,讓企業得以安全部署且轉移現有的應用程式至Windows Server 2016並成為雲端原生的模式,開發人員也可一併應用最新的科技包括Container、微型服務(microservices)和Nano Server。我們期待透過Windows Server 2016的創新服務帶領企業夥伴一同無痛轉移、高速轉型。」 Windows Server 2016的六大特色,包括作業系統層級的安全性、與時俱進的基礎架構、彈性運算、經濟實惠的高效能儲存、從Microsoft Azure汲取靈感的網路與應用程式創新,將協助企業從裡到外,無痛轉移、安全升級。 1. 作業系統層級的安全性 Windows Server 2016 包含內建的防外洩機制,有助於抵擋系統所遭受的攻擊,並達成法務遵循目標。即使有人發現入侵環境的捷徑,Windows Server 2016內建的安全防護層也能將造成的損害降到最低並協助偵測可疑的活動。Windows Server 2016 安全功能包括:保護虛擬機器、協助保護管理員認證、保護作業系統、提升攻擊偵測功能與隔離應用程式。 2. 與時俱進的基礎架構 企業的資料中心運作目標無非為降低成本並處理更多資料流量。然而,導入新的應用程式不但延伸了營運架構,同時在基礎架構中產生可能拖慢營運腳步的待處理項目。隨著企業進一步擴展高度虛擬化環境的疆界,將可使用 Windows Server 2016的功能以因應營運與安全性挑戰,並釋放IT資源以規劃策略,進而將雲端應用在未來的應用程式與解決方案上。 3. 彈性運算 透過高度自動化、彈性的伺服器作業系統來執行資料中心。 4. 經濟實惠的高效能儲存 對多數商務應用裝置而言,儲存系統為其效能能否發揮的一大關鍵。不過,傳統、昂貴且需手動設定的儲存裝置,卻有可能阻礙企業達到軟體定義資料中心所帶來的效率優勢。相較之下,從 Microsoft Azure汲取靈感的Windows Server 2016 軟體定義儲存功能,則會使用原則和自動化來降低成本並擴大規模。 5. 從 Microsoft Azure汲取靈感的網路 傳統的網路基礎架構過於僵化且複雜。企業只要將網路控制層從硬體移至軟體,建立軟體定義網路,便可望更快速回應市場變化。此舉將協助企業集中設定和管理實體與虛擬網路裝置 (例如路由器、交換器和閘道),進而達成自動負載平衡,並於不需設定交換器的情況下轉移工作負載。如此一來,IT就能繼續使用現有的實體交換器、路由器和其他硬體裝置搭配虛擬控制器,並進一步促成虛擬網路和實體網路的整合。 6. 應用程式創新 目前正使用應用程式、以期從競爭中脫穎而出的企業越來越多。使用應用程式有助於吸引客戶採用服務、獲得更多客戶支持並提供相關支援。企業中負責建立和更新應用程式的開發人員,往往對IT 基礎架構的現狀缺乏等待的耐心。除了不想長期等待IT 服務更新外,也期望應用程式在營運環境中的運行方式能與在開發人員的機器上沒有差異。 Windows Server 2016 會透過Container技術和微型服務支援應用程式創新。Container有助於加快應用程式的部署速度,並簡化 IT 營運部門和開發團隊協同合作與提供應用程式的方式。此外,開發人員也可以使用微型服務架構,將應用程式功能區隔成規模較小且可獨立部署的服務,以便在不影響其他項目的情況下,輕鬆升級應用裝置的其中一部分。 許多企業已經將旗下伺服器虛擬化,並從中擷取最大的運算價值,然而針對仍在使用VMware vSphere的企業,在網路安全威脅急遽升高的同時,另一個挑戰即為虛擬化工作負載是否足以抵抗無所不在的威脅?企業將如何透過虛擬化儲存裝置和網路來提升工作效率以及將部分工作負載移轉至雲端?企業如何不再為不曾使用過的功能耗費成本? 1. 為現有的應用程式提供安全的網狀架構:只要企業為用戶端伺服器應用程式提供些許支援,現有應用程式不需修改就能在 Windows Server 2016上運行,如此一來,應用程式即可善加利用網狀架構中強化的安全性和高效功能。 2. 為現有應用程式帶來Container所具備的優勢:Container會隔離位於作業系統層的應用程式,並協助企業只需少許變更或在完全不需變更的情況下,將現有應用程式移至現代化的DevOps 環境,同時享有持續整合和提高安全性等優勢。Container能協助企業導入新的架構 (包括微型服務),進而改善應用程式的靈活度和擴充性。此外,只要開發人員將應用程式封裝至Container中以提供給 IT,就有助於將簡化內部部署的平台標準化為任何雲端,或是跨越多個雲端的混合式架構。 3. 建置雲端原生和混合式應用程式:企業只需透過更少且密度更高的資源,以及更靈活的「適度」技術來建立新的微型服務。只要使用Container,即可建置、測試應用程式,並將其部署至任何雲端 (包括Microsoft Azure雲端基礎架構)。使用 Nano Server安裝選項,就能更快速地準備部署,Windows Server 2016不但可作為快速啟動、實用且最佳化的平台,更有利於搭配Container或微型服務建置新一代的應用程式。 「微軟推出的Windows Server 2016,只要一經安裝就能即刻提升安全性並降低企業風險,讓作業系統享有與生俱來的全新防護。當企業將 Hypervisor主機移至 Windows Server 2016 時,也可以使用受防護的虛擬機器功能,為虛擬化機器提供加密和主機證明。」微軟雲端平台產品行銷部門總經理麥克・舒茨 (Mike Schutz)表示:「針對協助企業移轉至雲端就緒的作業系統 Windows Server 2016,並享有層層把關的安全性以及從 Microsoft Azure擷取靈感的創新技術,使驅策企業運作的應用程式和基礎架構皆能受惠,且無論從內部部署以至Microsoft Azure雲端皆為熟悉的體驗,無需重新適應。」 Windows Server 2016 分為Datacenter版、Standard版兩種版本, 以實體核心數計價。16 核心價錢跟 Windows Server 2012 R2 相對應版本價錢一致。 • Windows Server 2016 Datacenter:適用於高度虛擬化的資料中心和雲端環境。 • Windows Server 2016 Standard:特別為實體或最低限度虛擬化的環境而設計。 Datacenter 版專屬的功能包括受防護的虛擬機器、軟體定義網路、 儲存空間直接存取和儲存體複本。Standard 版包含兩個作業系統環境 (OSE 或虛擬機器) 或 Hyper-V Container 的使用權。Datacenter 版包含不限個數的OSE和Hyper-V Container。 更多Windows Server 2016資訊請參見: 微軟鼓勵現有 EA企業用戶將工作負載自vSphere 移轉至 Hyper-V,並提供以下的移轉優惠方案 l 免費的 Windows Server Datacenter 授權,只需要支付軟體保證費用。 l Microsoft Virtual Academy 提供的免費線上訓練。 l 只要洽詢客戶團隊,即可取得移轉相關支援。 即刻移轉至雲端就緒的作業系統,並享有層層把關的安全性以及從 Microsoft Azure 汲取靈感的創新技術,讓驅策企業運作的應用程式和基礎架構皆能受惠,並享有從內部部署到雲端一致且熟悉的體驗,移轉優惠只到2017年6月30日。 微軟將協助更多企業無痛移轉至 Windows Server 2016並享有更多雲端優勢,相關優惠資訊請參見:www.microsoft.com/vmwareshift (英文)。 甫於上月底結束的Microsoft Ignite 公開了Azure Stack技術預覽第二版(Technical Preview 2),不但可使開發人員管理在本機上的基礎建設,也可以提供與Microsoft Azure公有雲上一樣的服務。開發人員不但可使用與在公有雲內完全一模一樣的管理工具、一樣的監測和應用程式服務,也可以在完全離線的私有雲環境中運行應用程式。Azure Stack不但可協助開發人員善用混合雲的彈性,也可以透過Microsoft Azure 平台與Windows Server 2016上進行基礎架構現代化和應用程式更新。 更多關於Azure Stack Technical Preview 2的資訊,請參見以下網址: 。
 - 
                                
                                                                            
                                                                        
Hitachi Enterprise Cloud 顛覆企業的雲端部署改變遊戲競局
日立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日立數據系統(Hitachi Data Systems, HDS)發布三種改善與加速數位轉型的新方法。目前市面上的解決方案缺乏彈性與選擇性,使得IT人員面臨重重困難與瓶頸。為此,日立數據系統推出了: · 日立企業雲端解決方案(Hitachi Enterprise Cloud, HEC):專為使用私有雲與混合雲的企業組織所設計的解決方案,可自動執行資料中心的作業與應用程式的交付。 · 日立管理自動化策略(Hitachi Management Automation Strategy):協助企業簡化基礎架構的管理流程。 · 日立統合運算平台(Hitachi Unified Compute Platform, UCP) 2000與UCP HC的進階功能:提供經濟實惠且開放式的融合與超融合系統,協助企業組織轉換並現代化其IT基礎架構。 針對特殊應用設計,並可立即使用的HEC平台,整合了預先設計與建置的服務目錄、專用的融合式平台、軟體以及日立數據系統與合作夥伴的服務,可以協助用戶降低營運成本並加速私有雲和混合雲的部署。HEC系列的第一款產品Hitachi Enterprise Cloud with VMware vRealize® Suite已開始供貨,此產品採用VMware vRealize Air® Cloud Management Platform™(CMP),可於傳統合併模式下就地或遠端部署,或是也可採用以用途和成效為導向的雲端代管解決方案。 「透過日立今日發布的產品,VMware vRealize平台能幫助企業快速轉移至雲端。Hitachi Enterprise Cloud with VMware vRealize Suite採用頂級的伺服器與儲存基礎架構,讓我們的共同客戶能夠更順暢地銜接至VMware vRealize Suite,並透過此雲端管理平台降低營運成本與提高業務靈活性。」VMware雲端管理產品行銷業務部副總裁Rob Smoot表示。 日立新發布的日立管理自動化策略提供現代化的基礎架構管理軟體,可簡化企業採用雲端環境的需求。不論傳統或次世代應用程式都朝IT即服務(ITaaS)的方向邁進,因此日立數據系統將持續開發以自動化為核心的軟體產品組合,包括UCP Advisor,以便為個別和多個UCP 2000系統提供簡單而智慧化的融合管理。 「智慧化、彈性與以客為尊是企業在數位轉型中必備的三大先決條件,而IT也是數位轉型成敗的關鍵。提升基礎架構的靈活性以達到上述三大條件是IT團隊的重大挑戰,而日立管理自動化策略的自動化與簡化管理原則能幫助他們克服這些挑戰。」451 Research首席分析師Eric Hanselman表示。 除了UCP Advisor軟體,日立數據系統也大幅改善日立統合運算平台(Hitachi Unified Compute Platform, UCP)的效能、擴充力與生態圈支援,為客戶提供更高價值的新選擇。UCP 2000與UCP HC系統都支援更快速的Intel Broadwell處理器,並可選擇性支援Hitachi Data Ingestor、Hitachi Content Platform與WAN Optimizer,以提供獨特的客製化解決方案。UCP 2000現可支援128個節點,讓伺服器擴充力躍升八倍,並提供多種網路與安全進階功能,還可支援OpenStack環境。UCP HC超融合式產品配備2U/1節點混合式與全快閃系統並內建高達26TB的快閃儲存容量,不僅大大擴展了超融合產品的能力,也為分析與交易用途等真實世界常用的功能提供更高的效能與擴充力。 為了讓客戶獲得更多選擇與彈性,日立數據系統推出數種服務型的雲端代管解決方案,包括儲存即服務(Storage as a Service, STaaS)、運算即服務(Compute as a Service)解決方案、專為IT服務管理與運作設計的分析即服務解決方案,以及新遠端作業服務。日立數據系統也宣布其備份即服務(Backup as a Service)、封存即服務(Archive as a Service)和災難復原即服務(Disaster Recovery as a Servic)已具備完善的資料保護機制。 「數位轉型不僅是激發新形態創新與創意的催化劑,還能改善客戶體驗、重新塑造商業模式和流程。日立數據系統致力開發有效而實用的解決方案,以加速企業轉型,幫助IT克服挑戰。HEC日立企業雲端解決方案提供前所未見的選擇,幫助企業組織實現數位轉型的目標。」日立數據系統雲端市場策略副總裁Devangi Patel表示。
 - 
                                
                                                                            
                                                                        
板橋假日電影院10/15播放動物方城市
「2016(下)板橋假日電影院」於10月15日(六)晚上7點在板橋音樂公園播映親子動畫片<動物方城市(普)>,內容主要描述「動物方城市裡沒有人類,只有哺乳類動物的存在,獵物與獵食者處於一個巧妙的平衡。不過,在這個看似相安無事的世界裡,似乎正醞釀著一個足以動搖平衡的陰謀…, 富有正義感的菜鳥女警官必須與狡詐的狐狸聯手辦案,解決動物方城市中最大的危機。」活動免費入場,歡迎闔家觀賞!
 - 
                                
                                                                            
                                                                        
希捷旗下最強大的消費性行動硬碟 劃時代亮相!
過去十年中,行動數位革命顛覆了生產力、創意和遊戲的面貌;隨之而來的,是可以上傳所有資料的雲端儲存。雖然雲端的優勢無可否認,但科技狂熱者、遊戲玩家和創意專業人士仍希望,且不時需要將他們珍貴的數位內容隨身攜帶。 因此,希捷今日宣布推出兩款最新行動硬碟 — 2TB FireCuda 及 5TB BarraCuda,產品詳情及其他最新消息 • 2TB FireCuda是目前市面上速度最快、最輕、最薄的2TB硬碟,內建8GB快閃記憶體讓開機時間更短、下載遊戲更快。它不只以超實惠的價格提供前所未有的效能和容量,並且搭載全新韌體和高精密快取演算法,可持續不斷地分析系統的使用型態。這些演算法可針對FireCuda的每一個運作進行調整,硬碟因而可完美配合每一位用戶獨特的使用和遊戲習慣。此一稱為多層快取 (Multi-Tier Caching) 的技術,就像擁有一台可在行進間不斷自我調整的智慧型汽車一樣,永遠以最高效能運作,同時滿足駕駛並完成任務。 • BarraCuda 為幾乎所有的行動PC運算需求和應用,提供最高等級的彈性、效能和可靠性。該硬碟可裝載在超薄的7公釐行動裝置或升級版的筆電,以及15公釐的外接式解決方案中,無論是狂熱的組裝玩家,或是只想隨插即用帶著走的用戶,都是完美的選擇。 兩款產品均採用今年一月希捷推出的突破性2.5吋1TB技術,屬於Guardian系列旗下新品
 - 
                                
                                                                            
                                                                        
希捷科技公佈2017年會計年度第一季初步財報
全球硬碟機與儲存方案領導供應商希捷科技公佈截至2016年9月30日的2017會計年度第一季的部分初步財報。希捷預計公佈的營收約為28億美元,依據公認會計原則(GAAP)與非公認會計原則計算的毛利率約為29%。希捷預計公佈的硬碟總出貨容量約為67EB (Exabyte),總出貨量約為3900萬臺,平均每臺硬碟容量為1.7TB (Terabytes) 。 這些初步結果相較於先前預測的2017年會計年度第一季營收為至少27億美元的營收預測,以及依據非公認會計原則計算至少27%的毛利率預測值有所不同,其營收與毛利率較高的主因在於高容量企業級硬碟產品組合需求優於預期。先前宣布成本控管與組織重整計劃持續進行,九月季度公認會計原則與非公認會計原則的營運支出從六月季度開始即相繼提升,預估將分別達5.8億美元與4.7億美元,其主因為高財務績效連帶提高變動薪酬,該季度結束前希捷持有的現金、約當現金約為15億美元。 希捷科技董事長暨執行長Steve Luczo表示:「希捷在本季達到長期以來的目標獲利率及營業收益幅度,並透過營運產生大量現金流量。我們強健的財報結果反映出高容量雲端儲存的持續成長與需求,以及新推出的高容量硬碟產品在市場上日漸受歡迎。同時我們也將透過更符合成本效益的產品讓硬碟產品組合更臻完善,希捷也將持續公司內的重組及成本控管。在日益增長的硬碟儲存容量需求下,希捷將以領先的科技致力於提供最齊全的產品組合,在未來的幾年中持續維持強勁的財務績效和股東報酬。」 希捷將於美國時間2016年10月19日星期三股市開盤前公佈2017會計年度第一季的財報結果。投資人線上會議將於該日太平洋標準時間上午6:00 / 美東標準時間上午9:00召開並討論其結果。如欲參與此一即時轉播的會議,請至希捷的投資人關係網站。 該網站亦將於會議結束後儘速提供網路廣播音訊檔。
 - 
                                
                                                                            
                                                                        
迎向全球物聯網整合浪潮 趨勢科技首度公布資安防護軟體開發套件 領先布局物聯網生態系
全球物聯網產業進入加速整合期,趨勢科技攜手微軟物聯網平台成為重要合作夥伴,並於明(13日)展開的「微軟物聯網國際博覽會」(Microsoft IoT Expo)中,首度對台灣市場公布全新資安防護軟體開發套件,趨勢科技針對物聯網特性設計出全範圍的防護策略,透過雲端、網路以及端點提供全方位的安全防護架構網,協助物聯網廠商快速創造出安全的連網裝置及服務,無須費心駭客攻擊所帶來的資安危機。 物聯網已經成為近年全球科技產業發展重點領域,根據資策會預估註1,2020年全球物聯網商機將達現今網路產值的30倍,產業附加總值達1.9兆美元。然而,在企業對於物聯網發展具有高度期待的同時,根據IDC 2016年的調查註2,安全與隱私卻成為企業最重要的一項挑戰。 趨勢科技全球消費市場總技術架構師廖經賢表示,從資訊安全的觀點來看,現今的物聯網資安防護上是非常脆弱的,特別是在連網裝置端點上的安全防護更是被忽略的重點,這也讓有心人士更容易針對端點來做攻擊。以美國為例,根據趨勢科技美洲地區公共建設之網路安全報告,在受訪的企業、政府以及相關機構中,超過五成表示連網系統受攻擊的次數日趨增加,且近八成認為駭客的攻擊日趨精準且複雜,並且集中於重要的基礎設施。 進一步分析連網裝置受到攻擊的方式,約有七成曾受過釣魚式攻擊(Phishing)、五成受過漏洞攻擊(Unpatched vulnerabilities)、四成則受過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DDoS),目前僅有一成的受訪者表示有充足的信心面對連網裝置的攻擊,可見物聯網的資安問題將成為一大隱憂。另外,勒索病毒攻擊(Ransomware attack)對物聯網的威脅,是令人擔憂的新犯罪趨勢。 在物聯網所架構的智慧城市範疇中,車聯網的發展是目前最具發展前景的項目之一。根據Chetan Sharma的資料註3,全美國2016年第一季車聯網的應用,占所有新增行動網路使用量的三成二,超越佔三成一市佔率的行動通訊。因此,車聯網的資安問題更是不容忽視。今年七月的台灣駭客年會HITCON便揭露了使用手機App控制Gogoro的資安風險,美國休士頓也傳出駭客利用筆電偷車的事件註4。針對物聯網及車聯網相關資安問題,趨勢科技首度公布資安防護軟體開發套件,此套件主要提供兩大功能,第一是主動偵測資安威脅,進行資安風險評估;第二則是提供端點自體系統保護,於裝置受攻擊時進行系統保護與系統強化。只需將此套件部署於設備端,就會啟動連接趨勢科技的Smart Protection Network™,運用雲端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的機制監控異常況狀,其高效率的核心與多層次的解決方案,可廣泛支援各種物聯網平台,提供最即時與最佳的保護。 廖經賢表示,台灣物聯網資安潛在問題為製造商在生產環節未導入資安防護機制,且台灣物聯網產業結構非上中下游一條龍的模式,而是發包式的分散結構,因此廠商在發生問題時不知道從何解起,也無法確保資安防護機制的建立。從日前國內公股銀行ATM被東歐駭客遠程操控吐鈔的案例得知,任何連網裝置的內部能見度(Visibility)及恢復性(Resilience)都必須事先置入,否則被駭客入侵操控恐怕只是時間的問題。他進一步指出,未來可望導入物聯網的產業為健康醫療與工業4.0相關產業,當物聯網應用於這些產業時,資安環節更不可或缺,因為將牽涉到更廣泛的生命安全問題。不管是目前已開發出來的自動駕駛,還是未來將廣泛應用物聯網的醫療照護,若連網裝置被駭客操控,其後果將不堪設想,整個產業生態系應該在連網源頭做好資安防護。 註1: 註2: 註3 : 註4:
 - 
                                
                                                                            
                                                                        
卡巴斯基實驗室亞太區網路安全研討會
卡巴斯基實驗室亞太區網路安全研討會於2016年10月5日至8日在印尼巴厘島召開,業內專業人員以及媒體記者集聚一堂,就增強網路安全意識問題進行了討論,揭示了目前影響該地區的網路威脅,分享了消除這些威脅的建議。會議還特別關注了不斷增長的影響全球以及亞太地區的金融威脅,因為這些威脅對金融組織和個人造成極高的風險。 卡巴斯基實驗室亞太區全球研究和分析團隊總監 Vitaly Kamluk 說:“卡巴斯基實驗室認為,瞭解電腦攻擊,對於預防和攔截它們非常關鍵。我們花費大量時間仔細分析、分類和調查攻擊,分析它們的數量、多樣性和複雜性。通過這次會議,我們希望將我們有關威脅的知識分享給所有需要的人,提高大家對威脅的認識,讓世界變得更為安全。只要採取負責任的IT安全態度、使用強大的安全解決方案,同時願意學習更多安全知識,就可以確保機密資料和個人資料、金融安全、企業信譽安全以及個人用戶安全。” 此次會議上展示了卡巴斯基安全網路(KSN)雲服務在2016年7月-9月的統計資料,發現在亞太區一些國家(澳大利亞、中國、印度、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使用者遭遇同局域網和卸除式存放裝置媒介相關的安全事故的比例為49%,遭遇網頁相關威脅的用戶比例為17%,而這些威脅全部被卡巴斯基實驗室 解決方案所攔截。 越南、菲律賓和印度遭遇本地威脅的用戶數量最多(比例分別為64、58%和55%),中國用戶遭遇的網頁威脅最多(占全部使用者的24%),其次為越南、印度和印尼(分別為23%、18.5%和18.5%)。澳大利亞和新加坡是受威脅影響最小的國家,但仍然有約12%的用戶會遭遇網頁威脅,30%的用戶會遭遇本地威脅。網路威脅事故數量增長最多的國家為印度,數量減少最多的國家為澳大利亞。 今年7月和8月,在亞太地區檢測到的勒索軟體數量較1月和2月相比急劇增長。遭遇勒索軟體感染最嚴重的國家為印度、其次為越南。勒索軟體數量的增長反映出這是一種全球趨勢。同時還表明,亞太地區正在成為勒索軟體和加密惡意軟體攻擊行動的目標。 Vitaly Kamluk對本地威脅狀況、當前趨勢以及威脅預測進行了概況,強調了金融威脅和針對性攻擊的複雜性。卡巴斯基實驗室的資深安全研究員Seongsu Park就這一話題進行了演示,介紹了電子商務攻擊以及企業應該從中吸取的教訓。卡巴斯基實驗室電腦事故調查總監Ruslan Stoyanov介紹了網路安全調查是如何進行的。 參加會議的特別來賓就系統安全評估等重要話題進行了演示,其中包括來自IT Defence亞洲的管理顧問Anton Bolshakov。服務亞太地區的律師事務所Rajah & Singapore LLP的Lionel Tan介紹了處理網路安全事故的法律問題。來自DBS銀行的資訊安全運營官Nicolas Collery從金融組織的角度介紹了網路犯罪。 最後,Nicolas Collery表示:“網路罪犯的主要目標是獲利,所以銀行和銀行客戶經常成為被攻擊目標。儘管我們的任務是自身角度出發保護IT安全邊界以及金融交易的安全,但使用者仍然是最薄弱的一環。我們的目標之一就是讓使用者瞭解更多威脅資訊,對從釣魚郵件到手機網銀木馬等各種威脅保持警惕。”
 - 
                                
                                                                            
                                                                        
知識解密!Crucial如何生產伺服器記憶體
一個品牌能獲得消費者的認同、打從心裡的肯定,絕對其來有自。全球知名記憶體與固態硬碟領導品牌 Crucial 就是秉持著提供高C/P值、出色效能、滿足多元族群不同需求的高品質產品而擄獲人心。其中,從 Crucial 如何生產出優良品質的記憶體與固態硬碟,最能看出此品牌的致勝關鍵。今天就從 Crucial 伺服器記憶體如何生產而出,作為範例說明,認識產業優化的生產流程,同時解開生產最佳 Crucial 記憶體的關鍵密碼。 首先,來了解 Crucial 伺服器記憶體的製程。Crucial 伺服器記憶體的生產製程有三項極為重要的詳細階段:設計和開發、裝配和組裝、測試,以上全都是生產可為企業提供動力的可靠模組所必需的流程。以下是每一階段的說明: Crucial 設計團隊將矽的藍圖化為下一代晶圓,這也是 Crucial 伺服器記憶體與終端組裝廠所製造的記憶體的第一個不同點,終端組裝廠是透過拼湊其他供應商的模組來生產記憶體。Crucial是自行設計伺服器記憶體,在設計過程中已開始為製造速度快又可靠的伺服器記憶體做準備。Crucial 會規畫矽材料需如何轉為系統所支援尺寸的高效模組成品,然後使用從伺服器製造商取得的功能和規格參數,創造最合適的設計。且設計必須通過包含 13 個步驟的生產、檢查和密集討論的程序,才能獲得核准生產。 Crucial 擁有面積約 92,903 平方公尺、比醫院手術室還乾淨的無塵室,裡面放置有尖端設備,可將晶粒從精選晶圓切割出來並組裝至元件,元件接著會組裝至優質印刷電路板 (PCB) 成為模組。大致上,組裝程序共有多達 15 個步驟,小至次原子的品質也能獲得保證。模組組裝可簡分為兩大步驟。從晶圓到晶粒,所有包含到晶圓中的東西 (特別是原料) 皆受到廣泛測試,哪怕是其中一個元素的最小錯誤或瑕疵也足以摧毀成品,因此,採購、工程和品質團隊攜手合作,以保證一切符合與品質直接相關的嚴格標準。從晶粒到模組,這個步驟也很重要,製造具品質的晶粒只是工序的一部分,但要能夠為伺服器所用,晶粒級的品質就必須符合模組其他元件。Crucial 利用精密的鑽石切割刀晶圓鋸和高水壓,將晶粒從晶圓裡分離出來;使用電子晶圓圖選取最好的晶粒,並以金線 (可以小至 0.025 mm,或人類頭髮三分之一直徑) 從晶粒的焊墊連接至框架的引線指;接著晶粒會以塑膠和連接至印刷電路板 (PCB) 的元件封裝;此時模組準備好可供測試了。 元件和模組皆需接受6個階段的測試,這些測試在整個主要設計和組裝期間將不斷進行。 1.探查: 這是識別效能、產量、品質和可靠度的起點。當優質矽轉成晶圓時,會使用元件級測試程序,來篩選每顆晶圓內的晶粒 (最終伺服器 DRAM 元件的組成要素)。接著晶粒會於此步驟進行功能、參數和 schmoo 測試以決定晶粒級的配置。 2.預燒: 識別不良率是製造可靠伺服器記憶體的關鍵步驟。使用獨一無二的 Micron 製預燒爐來篩選早期的不良品,並確保每一晶粒都符合 Micron 的可靠度標準。並利用不同的極端溫度和電壓對晶粒進行測試,以驗證焊線的完整性,並篩選熱能洩漏點。再者,晶粒必須通過各訊號完整性測試。如果通過這些測試,晶粒會封裝並成為元件的一部分。 3.冷熱最終測試: 極端環境能將易成不良品的元件與耐用的元件分開。元件必須通過速度、電壓、計時,以及刷新熱、冷和周遭溫度的極限測試以檢查 10 個關鍵領域的效能表現。這些測試目的在於確保元件能夠在極端壓力下,也能於特定範圍內維持效能等級。 4.模組組裝: 記憶體不是只是元件那麼簡單 – 其他零件必須能夠補足 DRAM 的品質。經過使用高速自動化取放機器和自動化迴焊爐的 8 步驟程序後,元件組裝至優質印刷電路板 (PCB) 並成為完成模組。模組完成組裝後,接著必須通過熱模組測試以驗證其組裝正確。 5.品質保證: 效能持久是可靠度的定義。模組通過超出 JEDEC 規格資料表極限的測試後,將進行更多資料表特定範圍內的參數和功能測試,以對 10 個層面的效能進行驗證。一旦模組的電力和機械效能驗證完成,就可以包裝、運送並安裝到系統。 6.相容性測試: 如果模組不相容,也就說不上什麼可靠度和效能了。Crucial 伺服器記憶體模組不止符合內部的高標準,也必須符合或超過業界標準。包裝和運送前會有 9 道品質測試,用上多個主機板來測量效能,確保 Crucial 伺服器模組的相容性和效能如宣傳所言一樣。 由此可見,Crucial 伺服器記憶體的生產,是使用從頭到尾受到全程監控和測試的 DRAM 來增進伺服器效能。從矽晶片到模組,品質一以貫之。在這樣嚴謹的製程背後,迎來了最高品質的 Crucial 伺服器記憶體。 我們也知道,目前世界上只有三家公司可以合理自稱能夠從頭到尾生產記憶體的記憶體製造廠:Micron、Samsung 和 SK Hynix。這點很重要,因為很多協力廠商品牌號稱是元件製造商,但其實只是使用各家協力廠商的各種元件拼湊伺服器模組的組裝廠。不要使用組裝廠拼湊出來的伺服器記憶體,這容易讓企業面臨系統承受停機的風險。更應該選擇由記憶體製造廠所生產的每一生產階段都已經過測試和監控的伺服器記憶體。Crucial 身為 Micron 的子公司與品牌,沿襲至母公司的嚴格製程與品質驗證,經過 34 個階段的製程、超過 100 道測試和驗證,從矽晶片到完成模組,元件和模組都一路進行測試。是值得深信的品牌。 在 Crucial 製程所有 34 個階段以及超過 100 道測試和驗證中,低效零件會遭淘汰。而記憶體組裝廠無法複製所有這些步驟。只有真正的記憶體製造商才能夠選擇、監控和測試生產的每個方面,以達至高可靠度。 伺服器也許能驅動現代商業運作,但驅動伺服器的是記憶體。這也是為什麼伺服器記憶體如何生產會如此重要,以及為什麼 Crucial 是 Micron (全球僅三家記憶體製造商之一) 的品牌也相當重要。由 Crucial 出品的伺服器記憶體,在未來數年絕對能有效提升伺服器效能和提供所需動力。 Crucial伺服器記憶體的致勝關鍵,就在於它是源自可提供完整監控和測試製程的記憶體製造廠,不斷生產出具可靠性、速度快、持久耐用的產品,最適合消費者採用,以提高伺服器的運轉效能。 註:終身有限保固適用於全世界各個國家/地區,但德國除外 (保固期限為購買日期後十年)。 ©2016 Micron Technology, Inc. 保留所有權利。資訊、產品和/或規格若有變動恕不另行通知。Crucial 或美光科技公司對於排版或拍照的疏失或錯誤概不負責。Micron、Micron 標誌、Crucial 和 Crucial 標誌為美光科技公司的商標或註冊商標。其他所有商標皆屬其各自擁有人所有。
 - 
                                
                                                                            
                                                                        
NVIDIA攜手合作夥伴共同推動人工智慧機器人應用
NVIDIA 與 FANUC 共同開發FIELD (FANUC Intelligent Edge Link and Drive) 系統,透過人工智慧提升機器人生產力並為全球自動化工廠機器人帶來自主學習功能。FANUC 將透過一系列 NVIDIA GPU 及深度學習軟體使AI能夠運用在雲端、資料中心及嵌入式設備中。 NVIDIA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先生表示:「人工智慧時代正式來臨,GPU深度學習將激起新一波軟體學習與機器推理運算的浪潮。其中最令人興奮的莫過於機器人能夠了解其週遭環境並與人類互動。NVIDIA十分高興能與全球自動化工廠與機器人領導業者 FANUC共同打造智慧機器以造福人類的未來。」 豐田汽車、AeroSense 及千葉工業大學等企業和大學運用 NVIDIA Jetson 技術,透過深度學習與電腦視覺技術開發自主機器人和無人機,從醫療、汽車、運動到農業等各大領域皆能看見機器人的身影,包括協助殘疾人士復原和行動的 Cyberdyne HAL 外骨骼動力服;ActiveLink 的 Power Assist Suit 協助使用者在救援、農耕和建築工地等場合舉起重物;豐田汽車所開發能協助進行醫療照護工作的人類輔助機器人以及宇都宮大學研發機器人車輛使用深度學習技術進行自主導航等,幫助人類更有效率完成多項重大任務與工作。
 - 
                                
                                                                            
                                                                        
微軟網路安全佈局前進亞太 啟用首座資安聯合機構
微軟宣布於新加坡啟用首座結合「技術透明中心(Transparency Center) 」和「網路安全中心(Cybersecurity Center) 」的安全聯合機構,專門為亞太地區提供服務,此機構是微軟首度結合擅長的兩個領域於同一處,提供全面性的資安解決方案,同時滿足公部門與私部門針對資安的需求,並打造一個安全、可信賴的運算環境,成為推動「數位轉型」的關鍵動能。 「微軟技術透明中心」是微軟長期投注於政府安全計畫 (Government Security Program, GSP) 的重要基石,讓政府機構有機會能夠瞭解微軟產品的程式原始碼,獲取網路安全威脅和漏洞的相關資訊,並汲取微軟資安專家的專業經驗和看法。目前已有近4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微軟的政府安全計畫,其中有10位參與者是來自亞洲。 對於亞太地區的各國政府來說,位於新加坡的「微軟技術透明中心」地理位置十分便利,該中心亦是微軟在全球網絡四大區域佈局的重要一環。未來將和既有的其他機構一起提供服務,包括座落在華盛頓州雷德蒙(Redmond) 負責北美地區、以及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負責歐洲地區的機構。關於微軟新設立的技術透明中心,更多詳細資訊將於今(2016) 年底公布,包括近期宣布在中國北京設立的技術透明中心。 微軟全球副總裁、公共事業部Toni Townes-Whitley表示:「公、私部門的合作將是強化國家網路安全的關鍵,於新加坡啟用微軟的區域技術透明中心,將能服務亞太區域更多的國家,進一步體現微軟致力在行動優先、雲端至上的環境中,提升數位科技的透明度、安全與信賴度的全球承諾。這些都囊括在微軟政府安全計畫當中,透過和各國政府合作提供支援和協助,幫助各國政府保護人民、公共服務和國家基礎建設免於網路犯罪的威脅,並擁有強大的能力來保護、偵測和回應網路威脅,以滿足政府嚴格的網路資安要求。」 微軟在新加坡的「微軟網路安全中心」,與「技術透明中心」位於同一地點,讓各企業與組織能夠汲取微軟豐富的技術及資安專家的專業建議與對策。為因應網路犯罪活動的增加和網路安全環境的快速變化,「微軟網路安全中心」將透過資安平台、威脅智慧分析、進階威脅防護、機器學習能力,為資安服務和雲端資安帶來全面性的創新和進步。 微軟網路安全中心和技術透明中心的結合,不但將擴大微軟在亞太地區的公私部門夥伴關係(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更可同時賦予企業有效管理現代安全威脅的能力。過去數年以來微軟的數位安全中心(Digital Crimes Unit) 就已經和亞太地區多個公部門和執法機構建立深厚良好的夥伴關係,例如與國際刑警組織進行策略合作,打擊全球惡意軟體殭屍網路(Botnet) 的運作;以及提供「照片DNA (PhotoDNA) 」的技術及授權 ,來協助國際刑警組織防制兒少性侵圖像在網路上的散佈;還有和數個亞太區的網路服務供應商(ISP)以及政府的電腦網路危機處理暨協調中心(Computer Emergency Response Teams, CERTs) 建立網路威脅情報共享的合作夥伴關係等。 微軟亞洲智財與數位安全中心區域總監達卡(Keshav Dhakad)指出:「面對越趨複雜的網路攻擊,網路安全已成為企業董事會或決策高層面臨的重要任務。在各國政府和企業擁抱數位轉型並追求靈活韌性的同時,如何建立並保有全方位和敏捷性的資安平台成為前所未有的重要關鍵。微軟獨特的資安威脅智能創新和值得信賴的雲端生態體系可以為他們提供強大的保護,能夠大幅降低資安威脅。而透過堅強的公私部門夥伴關係,微軟更能幫助他們強化調查、攔截和起訴全球的網路犯罪。」 「微軟致力於全球資安網絡的佈局,針對日趨複雜及嚴峻的資安威脅,透過智慧資安的防護(Protect) 、偵測(Detect) 及回應(Respond) 等三大面向,建構安全、可信賴的科技環境,以協助政府、企業與公私部門強化資安威脅的應變能力,並提供與時俱進的全方位資安解決方案」微軟全球助理法務長兼台灣微軟公共暨法律事務部總經理 施立成表示:「微軟首座集結『技術透明中心』和『網路安全中心』的資安聯合機構座落亞太地區,顯見微軟在全球資安網絡的佈局藍圖中,亞太區是至關重要的一塊拼圖,台灣微軟亦能夠更直接且快速地連結總部資源,幫助台灣政府與企業更即時地獲得微軟全球資安專家的協助,進而驅動創新、加速落實數位轉型。」 為了能提供全方位、跨公司和跨領域的策略來維護網絡安全,微軟每年投資超過十億美元於網路安全研究、創新和發展,包括近期宣布的「網路防禦營運中心 (Cyber Defense Operations Center, C-DOC) 」,為業界最先進的七天二十四小時全天候服務機構,召集了微軟資訊安全應變的專家,協助即時性的保護、偵測和回應威脅,確保微軟的內部資源、雲端運算基礎建設、客戶線上服務、裝置和產品都能夠安全無虞。此外,微軟最近還成立了「微軟企業網路安全事業群 (Microsoft Enterprise Cybersecurity Group, ECG) 」,由全球資安專家組成的專業團隊,提供資訊安全的解決方案、專業技術和服務,協助各組織完成IT平台的現代化,讓組織運作安全地轉移至雲端,並確保資料安全性。
 
最多人點閱
- Microsoft Azure Certified for IoT 快速打造智慧物聯網
 - SP廣穎電通將於德國2015 Embedded World展示全方位工控系列產品
 - IEM於台北國際電玩展熱血開打,購買Intel Core i5/i7處理器系列+SSD 750即得限量好禮
 - AMD發表全球首款GPU硬體虛擬化產品線
 - PLEXTOR感恩節大回饋,M6V卡禮來雙重送!
 - 希捷科技:2016年六大科技趨勢
 - InWin 805 NVIDIA EDITION機殼爆紅,迎廣GeForce GTX特仕版機箱正式開賣!
 - 2024開學季筆電選購指南: 10大熱銷筆電推薦榜
 - Windows 10 搭載 Office 版本聲明稿 Office Mobile 、 Office 2016 與 Office 365 版本差異說明
 - Lenovo聯想持續拓展伺服器市場,瞄準中型企業推出ThinkServer系列伺服器
 - 你的人生「升級」了沒?倒數十天!Windows 10開闊你的無限視野
 - AMD勇奪精簡型電腦市場第一龍頭寶座!